本網訊(通訊員 張寬升)為防止資產流失,充分發(fā)揮資產使用效益。日前,漢陰縣財政局探索出臺了《漢陰縣政府投資形成已使用在建工程轉固管理暫行辦法》,標志著政府投資形成的已使用在建工程全部納入了固定資產管理籠子,此前項目工程“一建了之”、資產監(jiān)管缺位現(xiàn)象成為歷史而不復存在。
近些年來,隨著政府不斷加大對公共領域建設投入,在建工程大量涌現(xiàn)。但在管好用好這部分資產,維護資產安全完整,發(fā)揮資產應有效益上,尚存在重建輕管、底子不清、責任不明的問題。對此,2019年中省對漢陰脫貧攻堅巡視巡查和專項審計也進行了反饋。漢陰縣財政局按照反饋整改要求,舉一反三,明確責任,立行立改,自2019年7月開始,歷時3個月組織完成了對全縣近10年包括扶貧資金在內形成的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統(tǒng)計入賬工作。通過核實統(tǒng)計,全縣在建工程共轉資產登記14.8億元,其中轉固定資產登記2.99億元。
在完成以往在建工程轉資產登記的同時,縣財政局著眼立制度、管長遠,經過深入學習調研制定了《漢陰縣政府投資形成已使用在建工程轉固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達到了“三個對接”“三個明確”“三個規(guī)范”“三個落實”,實現(xiàn)了資產建、管、用、護閉環(huán)管理。“三個對接”,即該辦法與公共資產管理辦法、基本建設財務規(guī)則及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管理辦法、資產管理系統(tǒng)進行了無縫對接,健全了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三個明確”,即明確了“統(tǒng)一歸口、分級負責、單位主體、常態(tài)開展”的管理體制”、“誰建設、誰管理、誰登記”的確權登記責任、分門別類轉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文化文物資產、保障性住房的資產登記方向;“三個規(guī)范”,即規(guī)范了轉資產登記的程序、轉資產登記的時間、轉資產登記的賬務處理;“三個落實”,即落實了資產使用單位管護責任、公益性資產與經營性資產放開經營權、違紀違規(guī)責任追究清單。該辦法的出臺,在全市率先打開了資金到資產管理的通道,進一步摸清了政府家底,為優(yōu)化資源配置,落實政府向人大完整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