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wǎng)訊 (通訊員 王煥然)家住平利縣老縣鎮(zhèn)太山廟村的楊存香,本有一個幸福之家。丈夫積極上進,兒子聰明好學(xué),她自己經(jīng)營著一家縫紉店,一家3口,生活寬裕,溫馨融洽。
2012年,家里的新房眼看就要竣工了,楊存香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無限向往,但這一切被硬生生地打破了。丈夫突發(fā)腦溢血,就讀高中的兒子患上強直性脊椎炎,自己被查出患有糖尿病……病患接踵而至,使這個家庭深深陷入了泥潭。
傾盡財力才救治回來的丈夫在第三次腦溢血后,就再也沒能站起來。盡管兒子學(xué)校多方資助募捐,解決了一些燃眉之急,但為父子倆治病仍欠下20多萬元外債,這重擔(dān)全壓在了楊存香孱弱的肩上。
楊存香想過放棄,也想過逃離,可對丈夫?qū)鹤拥膼,對這個家庭的責(zé)任讓她沒這么做。
“我倒下這個家就完了”。
為了多掙些錢維持生計,村上一有活干楊存香就攬過來做。
“去年冬天最冷的時候,村上找人去清掃街道積雪,沒人愿意為了這點錢去外面受凍,可她卻不推辭,手都凍出口子了,還是堅持著,我真佩服。”村委會陳宗彬說起楊存香,語氣里滿是敬佩。
除了做些零活,她還拾起了縫紉老本行,照顧丈夫的間隙,就坐在縫紉機前趕制床上用品,往往夜深人靜了,縫紉機的“噠噠噠”聲還一直響著。
命運似乎并沒有對楊存香留情,2018年春天,楊存香患上了內(nèi)風(fēng)濕,膝蓋和手關(guān)節(jié)疼得整夜都睡不成覺。她獨自坐公交去醫(yī)院就診、住院,輸完液趕緊回家,只因放心不下生活無法自理的丈夫。常常是丈夫把電話接過來像孩子一樣在電話里哭泣,她還忍著痛安慰,從來沒有在丈夫面前留下一滴淚水。病情一好轉(zhuǎn),她就辦理了出院。她說:“丈夫生病的時候,我都沒覺得天塌了,自己生病的時候,才覺得天塌了,因為自己要是倒下了,這個家就算完了!”
生活雖艱難,但在楊存香的臉上看到的依然是自信的微笑,從她的話語間聽到的依然是積極和執(zhí)著。
今年,在村干部的幫助下,通過“水滴籌”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她籌集了3萬多元醫(yī)療費,大家的幫助和關(guān)愛更加堅定了她對生活的信心。
2015年,楊存香一家被識別為低保貧困戶。有了政策保障,多了社會幫扶,楊存香并沒有依賴政府,而是不等不靠,堅持靠自己的雙手和能力改變現(xiàn)狀。村上組織技能培訓(xùn),她報名去學(xué),認真聽課、記筆記,問起參加技能培訓(xùn)的原因,她說:“多一門技能,就多一項生存本領(lǐng)。”
盡管命運如此坎坷,并不影響楊存香熱情、善良的本性,左鄰右舍的大凡小事她都積極去幫忙,經(jīng)濟拮據(jù)時欠下的賬,總在承諾的時間內(nèi)還上,她用誠信和熱情感染著身邊的人。
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楊存香的事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guān)注,當?shù)攸h委政府為她掛上“愛心縫紉店”的門牌,鼓勵社會廣大愛心人士積極訂購她做的布藝制品,鎮(zhèn)敬老院一次性就訂購了85套被單。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這是楊存香經(jīng)常唱的一首歌,她相信未來不是夢,我們也相信。